加入收藏   设为首页   网站地图
园艺知识当前位置:首页 -> 园艺知识

一些罕见的蒺藜科植物介绍

蒺藜科,双子叶植物,常见25属,240种,主产两半球的干燥地区,我国有5属,33种,南北均有分布,西北部最盛。草本至矮小灌木;叶对生或互生,单叶、2小叶至羽状复叶;托叶小;花两性,辐射对称,稀左右对称,单生于叶腋或排成顶生的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;萼片5,稀4;花瓣5;花盘隆起或平压;雄蕊与花瓣同数或2-3倍,着生于花盘下,花丝基部或中部有腺体1个;子房上位,有角或有翅,通常5室,稀2-12室,每室有胚珠2至多颗;果为室间或室背开裂的蒴果,果瓣常有刺,稀为核果状的浆果。
中国植物志:43(1):116    回到顶部
(奇*((乐))欢迎您在()奇*乐植(物(网)查看w w w*z$hiwu%w,*com更多花卉植物种植栽培养护知识各种花卉*图片图谱
蒺藜科共有30属大约250种,主要分布在热带、亚热带、温带的干旱地区,中国有5属,主要分布在西北和北方较干旱地区。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分入无患子目,但2003年根据基因分类的APG
II 分类法没有将其分入任何一目,只是I类真蔷薇分支中的一个独立科,也可以单独列为一个“蒺藜目”,刺球果科也可以单独列为一科也可和蒺藜科合并。
本科植物一般为灌木,也有少数是乔木或多年生草本植物,叶为两个至多数的羽状复叶,托叶成对;花两性,雄蕊花丝基部有鳞状附属物;果实为蒴果,稀为浆果或核果。
本科植物多数是重要的防风固沙植物,有的品种种子可榨取工业用油或提取染料。
其他名称
龟头树科 Balanitaceae Endl. (1841)
刺球果科 Krameriaceae Dumort. (1829)
Tribulaceae Trautv. (1853) (蒺藜科,现在常用的拉丁文名称如果直译是“驼蹄瓣科”)
形态特征
蒺藜科蒺藜科,双子叶植物,25属,240种,主产两半球的干燥地区,我国有5属,33种,南北均有分布,西北部最盛。草本至矮小灌木;叶对生或互生,单叶、2小叶至羽状复叶;托叶小;花两性,辐射对称,稀左右对称,单生于叶腋或排成顶生的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;萼片5,稀4;花瓣5;花盘隆起或平压;雄蕊与花瓣同数或2-3倍,着生于花盘下,花丝基部或中部有腺体1个;子房上位,有角或有翅,通常5室,稀2-12室,每室有胚珠2至多颗;果为室间或室背开裂的蒴果,果瓣常有刺,稀为核果状的浆果
  回到顶部
 
蒺藜科Zygophyllaceae 双子叶植物纲蔷薇亚纲的一科 。草本或灌木
。叶对生、互生或簇生,单叶或羽状复叶;具托叶。花两性,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;萼片4~5,花瓣同数;雄蕊与花瓣同数,或3至多倍,花丝基部或中部常有小鳞片,子房上位,常4~5室。蒴果或浆果状核果;分瓣果。约有半数属为单种属。主要分布于干燥地区。中国有5
属30种,主要分布于西北各省区荒漠和半荒漠的沙区和砾石山坡。本科有些属的植物 ,可以入药,如蒺藜属
,多数种类有固沙作用,有些植物的果可供食用。本科分骆驼莲亚科、霸王亚科、白刺亚科和四合木亚科。
有的,蒺藜科属落叶小灌木,一般高30-50厘米,多分枝;1-2年生枝灰黄色或黄褐色,密被白色丁字毛。偶数羽状复叶,在长枝上对生,在短枝上簇生;小叶2,无柄,着眼点生在极短的叶轴上,肉质,倒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,两面具毛,长3-8毫米,先端具突尖,斟部楔形,全缘;托叶膜质。花两性,单生叶腋或1-2朵生于短枝上;萼片4,长圆形,长约3毫米,被丁字毛,宿存;花辨4,白色或淡黄白色,倒卵形,长约4毫米,基部具爪;雄蕊8,2输排列,外轮4枚较短,内轮4枚较长,花丝基部有膜质附属物;具花;心皮4,子房4深裂,被毛,花柱单一,丝状,着生于4深裂子房的基
部。蒴果4深裂,每裂瓣微弯曲,长5-7毫米,宽2-3毫米,内具1粒种子,熟时黄色;种 子无胚乳。
首 页 公司概况 产品展示 绿化养护 植物租赁 绿化工程 鲜花快递 服务流程 园艺知识 联系我们
公司地址:浦东徐汇区裕德路江南裕德大厦1508室 浦东新区浦建路620号 苗圃基地:上海市浦东新区孙桥苗木花卉城。
24小时客服热线:13817564405 电话:021-67260069 13817564405 上海畅林园艺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