园林景观的设计也需要创新精神
近三四年时间,作为北方园林
绿化市场的热点区域,天津市成为全国范围内园林设计施工公司和苗圃关注的焦点。继两个“150天市容环境综合整治”后,天津今年又开展了“300天市容环境综合整治”,掀起了
园林绿化的第三波热潮。
截至本月23日,天津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共新建或改造绿地3900万平方米;新建或改造公园36个,面积达570万平方米;整治10条总长624公里连接区县道路,改良72公里城际铁路沿线两侧绿地。近日,记者采访了天津市容园林委有关领导,以求更加了解天津园林绿化市场的现状。
设计施工标准明确“以‘生态’建设为核心,市区绿化风格独特,郊区绿化生态自然,是我们追求的园林风格。”市容园林委有关领导介绍道,为了执行起来迅速有效,相关部门对设计、植物、施工三大环节制定了明确的标准。
如何体现天津园林的特色,设计工作至关重要。2010年,天津绿化设计在继承“东西方园林艺术有机融合”的基础上,强调“追求自然、回归根本、力求创新”,并将风格总结为六感:层次感、色彩感、季相感、厚重感、纵深感和精细感。市容园林委制定下发了《园林绿化方案设计要求》,要求公园设计彰显文化底蕴、重点道路风格鲜明、社区绿化贴近百姓。一个小例子就很能说明问题:在和平区庆有西里社区绿化中,模仿传统家具博古架修建了一些花架,用于居民展示花卉盆景。由于家庭养花和盆景欣赏在天津有着扎实的群众基础,该做法极大调动了居民参与绿化的热情。
针对目前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,市容园林委还同时制定下发了《关于加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园林
绿化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的指导意见》,明确要求参建各方严格按照技术规程施工,制定质量通病防治管理措施,为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提供管理和技术保证。施工要有“三个到位”———设计人员现场到位、监理人员施工全过程到位、施工养管技术措施到位,这为工程质量提供了坚实保证。另外,植物材料作为重要环节也有诸多要求,植物选择、观赏效果、搭配方式等方面的要求事无巨细。
植物应用锦上添花“植物是设计得以体现的关键,目前天津绿化的植物选择秉持‘喜新不厌旧’的原则。”市容委下属花苗木服务中心总工程师童彤称,在友谊南路绿化中,一下子就试用了20多个新优植物品种,如彩叶树种的金叶榆、金叶莸、中华太阳李;冬季观枝干的金枝槐、金枝白蜡;观花的照手桃、八棱海棠;草花地被金叶薯、麻叶天竺葵等,它们都经过了花苗木服务中心连续三年的栽培试验。“天津有着特殊的土壤气候条件,因此除观赏价值高外,我们对新品种适应性的要求也很高。”童彤表示,不过乡土品种如白蜡、柳树等仍然是本地绿化的主力,二月兰、虞美人、孔雀草、耧斗菜等野花品种因具备成本低、管理粗放等优点,也越发得到青睐,在很多工程中广泛应用。
大绿化进行的同时,小细节的受重视程度也在提升。立体绿化就被视为丰富
景观、增加绿量的突破口,紫藤、凌霄、爬山虎等植物开始出现在围墙、建筑外墙和藤架的绿化中。“我们需要集思广益的好点子提升绿化品位。”童彤介绍说,和平区的行道树全部使用复合材料对树篦子进行艺术镶嵌,增强景观效果。复兴公园将彩石粘胶新技术用在园路铺装上,利用彩色洗米石将海棠树的倒影印制在路面上,效果也非常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