宁夏常见草本花卉育苗技术
					第二部分 部分草花苗期的管理方法
  一、苗期的划分和管理基本规律
  无论那种播种育苗方法,我们一般将草花苗期的生长分为四个阶段:第一个阶段是从播种到长出根系(胚根萌发);第二阶段是从胚根萌发到第一片真叶刚刚出来;第三个阶段是从第一片真叶露出到第一片真叶生长完全,根系伸展,可丛穴盘中提起苗;第四个阶段是炼苗。一般苗期的总体规律是:温度,从第一阶段到第四阶段逐渐降低;水分,从第一阶段到第四阶段逐渐降低;光照,从第一阶段到第四阶段逐渐增加;营养,从第一阶段到第四阶段逐渐增加;施肥一般从第二阶段开始,施肥浓度从10ppm(一般5000倍)开始逐渐加强。
  二、育苗时草花管理中的注意事项
  1、种子发芽的条件
  (1)、土壤温度
  一般喜凉品种为18-20℃,如三色堇、石竹等;温性品种为20-22℃,如非洲凤仙、矮牵牛、彩叶草等;耐热品种为24-27℃,如一串红、长春花、美女樱、鸡冠花等。
  (2)、水分
  通过喷雾保持基质水分在70%-80%,在保障水分的同时,要考虑有足够的氧气量,以防止烂根。
  (3)、光照
  绝大多数草花种子发芽时不需要光。有些品种加光可提高发芽势,但光不能太强,如凤仙、矮牵牛、四季海棠;部分品种加光对发芽有影响,如长春花等。
  2、揭膜
  当芽顶出基质后,适时揭膜。注意时间控制,太早则有些种子不能完全发芽破出;太迟则容易造成高脚苗,苗子徒长。刚揭开膜的小苗光照控制在15000-20000lux,苗床周围小环境温度20-24℃,温度60-70%。
  3、苗期生长条件
  (1)、水分
  一般要求碱度60-80ppm、PH值6.0左右、EC值小于 0.8ms/cm。浇水时注意不能过湿,否则易引起节间徒长、根系不发达、减低营养元素的吸收和易引起各种病害等;浇水时间一般在早上到上午前较好,太阳落下后不宜浇水,否则易引起虫害(晚上虫有向水地方集中的习性);水温不宜过低,尽量用20℃的水。
  (2)、基质PH值
  种苗生长的基质PH值一般控制在5.5-6.5之间。PH值过高时,易引起钙中毒,磷、铁等元素缺乏;PH值过高时,则会引起有些微量元素中毒。如矮牵牛在酸度较大、低温下易引起铵态氮中毒;酸度较小、PH过高时、则发生缺铁现象,新叶变黄。
  (3)、肥料的选择
  选择一定比例的铵态氮肥,可促进叶、茎生长;硝态氮肥则促进根系生长。控制磷肥的施用,防止茎部节间徒长。施用一定比例的钙、锰肥,以促进根系生长。种苗生长肥料比例一般用15-5-15或13-2-13等含钙、锰、铵态氮肥较高的肥料,少用20-10-20等含磷量较高的肥料。
  施肥时间上,第一阶段一般不施肥;第二阶段开始施肥,施肥浓度50ppm,施肥间隔时间为2-3天;第三阶段施肥浓度75-150ppm,施肥间隔时间为4-5天;第四阶段则基本不施肥。
  4、种苗生长阶段易出现的问题
  苗期生长中出现烂根现象,主要原因是水分过多、病原菌侵害和虫害,根系表现为变黑,不正常。
  控制方法:保持环境干净;避免水和基质PH值过高,盐份过大;水分不宜过大。
  5、导致种苗生长不好的几个不当因素
  (1)种子贮存的环境温度过高;
  (2)温室环境不干净;
  (3)没有炼苗,移栽前后两个环境反差太大;
  (4)基质配比不合适或消毒不彻底;
  (5)水质条件不合要求;
  (6)未定期检测水分、基质的PH值;
  (7)播种深度、覆盖厚度过大;
  (8)未及时施肥;
  (9)农药施用不当;
  (10)水分管理过湿,浇水时间过晚或通风条件不好等。